湖南省的专业地质灾害评估单位在运用大数据提升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价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这些单位通过多种创新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多源数据整合与共享
湖南省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应用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整合与共享。该系统不仅与国家自然资源部、市县自然资源局的数据互联互通,还与省政府总值班室、省气象部门、省应急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这种跨部门的数据整合与共享机制,打破了数据孤岛,为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更全面、更丰富的数据支持。例如,在某地震风险灾害调查与评估项目中,通过整合多维度数据,完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并绘制了一系列重要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图。
精细化预警模型的建立
湖南省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精细化预警预报模型。该模型结合了气象、地质、地理等多种数据,能够更精准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这种精细化的预警模型,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显著提高了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湖南省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测设备等多种手段,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全方位、高精度监测。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应用系统可实现地质灾害监测点的阈值预警和过程预警,让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更及时、判断更科学。这种多维度的监测体系,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监测的效率和精准度。
大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
湖南省的专业评估单位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动态预测和评估。例如,某单位牵头组建的“公路工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大数据智慧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公路工程地质灾害风险智慧防范,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感知和风险预测。此外,湖南省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了自然灾害风险可接受准则模型,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智能化预警与决策支持
湖南省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智能化的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分析监测数据,实时发出预警信息,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例如,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南分赛中,某单位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地质灾害监测、分析、预警、处置的全链条升级。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湖南省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了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能够及时将灾害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和群众,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例如,在泸溪县浦市镇的地质灾害监测中,系统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为当地应急响应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通过这些创新手段,湖南省的专业地质灾害评估单位不仅提升了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价的效率,还增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整体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实践证明,大数据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