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评估是对地质灾害活动程度及破坏损失情况进行评定估算的工作。
**一、评估的目的**
1. **预防灾害**
- 通过评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能够提前确定哪些区域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例如,在山区进行建设规划时,地质灾害评估可以帮助规划者避开那些山体岩石破碎、坡度较陡且植被覆盖差的区域,这些地方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性较高。
2. **灾害管理决策支持**
- 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政策、应急救援计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比如,在评估某一地区泥石流灾害的严重性后,如果风险较高,政府可以决定投入资金进行泥石流沟道的治理,或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
3. **减少损失**
- 准确评估灾害损失程度,包括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破坏等方面的估算,有助于合理分配救援物资和资金。例如,在地震灾害后,通过对建筑物损坏程度的评估,可以快速确定哪些区域需要优先救援和重建,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评估的内容**
1. **危险性评估**
- **地质条件分析**:研究评估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例如,在分析山体滑坡危险性时,岩土类型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山体主要由松散的粉质黏土和破碎的岩石组成,其稳定性就比由完整坚硬岩石组成的山体差很多。
- **诱发因素分析**:考虑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以泥石流为例,强降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当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山坡上的松散固体物质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就容易形成泥石流。人类工程活动如不合理的采矿、修路切坡等也会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 **灾害发生概率估算**: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来估算地质灾害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对于一个处于地震活跃带且土质疏松的区域,结合历史地震数据和地质条件,可以通过概率模型计算出未来几年内发生山体滑坡的概率。
2. **易损性评估**
- **承灾体识别**:确定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对象,包括人口、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生命线工程(如供水、供电、通信等)。比如,在一个城市周边的山区进行易损性评估时,要考虑山脚下的居民点、通往山区的公路以及山上的输电线路等。
- **易损性评价指标确定**:根据承灾体的类型和特性,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筑物,其结构类型、建筑材料、使用年限等都是影响易损性的重要指标。例如,木结构的老旧房屋在地震中的易损性要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建房屋。
- **易损性程度计算**: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计算承灾体在地质灾害作用下的受损程度。比如,通过对某一泥石流沟道下游村庄房屋的调查,结合泥石流的规模、流速等参数,计算出不同类型房屋在泥石流灾害中的损坏概率和损坏程度。
3. **风险评估**
- **风险计算方法**:一般采用风险(R)=危险性(H)×易损性(V)的公式来计算地质灾害风险。危险性可以用灾害发生的概率来表示,易损性可以用承灾体的损失程度来表示。例如,某一地区山体滑坡发生的概率为0.3,该区域内建筑物在山体滑坡作用下的平均损失率为0.5,则该区域建筑物的山体滑坡风险为0.3×0.5 = 0.15。
-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计算结果,将地质灾害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等。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高风险区域需要采取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措施,而低风险区域可以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来进行防范。
4. **灾害损失评估**
- **直接损失评估**:计算地质灾害对人员、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的直接损害。例如,在洪水灾害后,统计被洪水冲毁的房屋数量、损坏的车辆数目,以及计算农作物受灾面积对应的经济损失等。
- **间接损失评估**:考虑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造成的间接影响。如地震后,工厂停产造成的生产停滞损失、交通中断导致的物流延误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后的修复成本等。
**三、评估的方法**
1. **定性评估方法**
- 主要依靠专家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例如,通过专家现场勘查,根据山体的地形地貌特征、岩土体性质等因素,直观地判断山体滑坡的危险性是高、中还是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
2. **定量评估方法**
- **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利用物理力学原理建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运动模型。以泥石流为例,可以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建立泥石流的流速、流量等参数的计算模型,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泥石流的危险性和破坏力。
- **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收集大量的地质灾害历史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来建立灾害发生概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收集某地区多年的降雨数据和山体滑坡发生情况,通过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降雨强度与山体滑坡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模型。
- **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GIS技术可以整合地质、地形、土地利用等多种数据,直观地展示地质灾害的分布和风险情况。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进行危险性分区、易损性评估等工作。例如,在GIS平台上,将坡度、地层岩性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因素图层与人口分布、建筑物分布等易损性因素图层叠加,快速计算出不同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