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灾评估:气象水文资料收集与分析在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2024-12-10

湖南地灾评估:气象水文资料收集与分析在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一、气象水文资料的收集

(一)气象资料收集

1.气象站数据获取

- 联系湖南省气象部门,获取高速公路沿线及周边区域多个气象站的历史气象数据。这些气象站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能够提供全面的气象信息。数据包括过去几十年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以及降水的频率分布。例如,在湘南地区的高速公路评估,要重点关注雨季(4 - 9月)的降水数据,因为这个时期降水量大且集中,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 同时,收集气温、气压、风速和风向等数据。气温变化会影响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如在温度较低的山区,冻融作用可能导致岩石裂隙扩大,增加山体崩塌的风险。风速和风向对于评估高路堤、桥梁等结构物的风荷载影响,以及风沙对公路的侵蚀作用等方面很重要。

2. 特殊气象事件记录

- 查阅气象部门的档案,收集高速公路所在区域的暴雨、暴雪、寒潮等特殊气象事件的记录。暴雨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在湖南山区,一场短时间内降水量超过100mm的暴雨,就可能使山体土壤含水量迅速饱和,导致山体失稳。对于暴雪事件,要考虑积雪融化后对山体和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3. 气象卫星数据和雷达资料

- 利用气象卫星数据,获取高速公路沿线大范围的气象信息,特别是对于偏远山区气象站覆盖不足的区域。气象卫星可以监测云量、云的移动方向和速度等,用于预测降水的大致范围和时间。

- 气象雷达资料可以提供更精确的降水强度和移动路径信息。通过雷达回波图,能够及时发现强降雨区域,并分析其是否会对高速公路沿线造成影响。例如,当雷达显示有强降雨云团正朝着高速公路的山区路段移动时,就需要重点关注该路段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二)水文资料收集

1. 地表水资料

- 收集高速公路沿线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基本信息。包括水系图,明确各水体之间的连通关系。对于河流,要获取其长度、流域面积、平均流量、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等数据。例如,湘江是湖南的主要河流,在评估其沿岸高速公路路段时,要了解湘江的洪水频率和历史最高水位,因为洪水可能淹没路基,冲毁护坡等防护设施。

- 收集湖泊和水库的水位变化资料,特别是其调蓄洪水的能力。如果高速公路经过水库下游,要考虑水库泄洪对公路的影响。同时,调查河流的侵蚀、淤积情况,因为河流侧向侵蚀可能导致河岸崩塌,影响公路的稳定性。

2. 地下水资料

- 联系地质勘察单位,获取高速公路沿线的地下水文地质图和相关报告。地下水文地质图能够显示地下水的类型(如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水位埋深和含水层的分布。例如,在湘西岩溶地区,岩溶水的活动较为复杂,要重点关注其对公路隧道、桥梁基础等地下结构物的影响。

- 通过钻孔水位观测资料,分析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可能导致地基土软化,降低地基承载力,引发路基沉降;而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可能导致地面沉降或岩溶塌陷。


二、气象水文资料的分析

(一)降水与地质灾害相关性分析

1. 降雨强度 - 历时分析

- 绘制降雨强度 - 历时曲线,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组合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在短时间内(如1 - 2小时)高强度降雨(超过50mm/h)更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通过对历史降雨数据和地质灾害发生记录的对比分析,建立降雨阈值与地质灾害触发关系的模型。在湖南山区高速公路评估中,当降雨强度和历时超过一定阈值时,就可以发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预警。

2.降水频率分析

- 采用统计学方法,如频率分析,确定不同降水量等级的重现期。例如,计算出年降水量超过1500mm的重现期为50年一遇,就可以将这种极端降水情况纳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长期考虑因素中。对于高速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可能遇到的不同频率降水事件,评估其对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为公路的抗灾设计提供依据。

3.降水空间分布分析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降水在高速公路沿线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插值方法,将气象站的点数据转换为沿线区域的面数据,直观地显示降水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对于降水高值区的山区路段,要重点关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风险;而对于降水相对较少的地区,要考虑干旱导致的岩土体干裂,进而影响边坡稳定性等问题。

(二)水文与地质灾害相关性分析

1. 地表水径流分析

- 根据水系图和地形数据,分析地表水的径流路径和汇水区域。确定高速公路沿线哪些路段位于河流的冲刷范围内,哪些位于山谷等汇水区域。例如,在山谷底部的高速公路路段,容易受到坡面径流和沟谷洪水的冲刷,增加泥石流和洪水淹没的风险。通过水力学模型,模拟洪水过程,计算不同频率洪水的淹没范围和水深,为公路的防洪设计提供依据。

2. 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分析

- 分析地下水与岩土体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对于软土地基,地下水的渗流可能导致土体颗粒流失,引起地基沉降和塌陷。在岩溶地区,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会不断扩大溶洞和地下通道,影响公路基础的稳定性。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地下水对岩土体强度、变形等特性的影响,评估地下水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三)综合气象水文因素的灾害风险评估

1. 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 综合考虑气象和水文因素,建立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模型可以包括降雨、风速、水位变化等多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一个简单的风险评估模型可以是:风险 = f(降雨强度,风速,地下水水位变化,河流流量),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际案例进行模型的校准和验证。

2.风险分区和分级

- 根据风险评估模型的结果,对高速公路沿线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分区和分级。可以将沿线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例如,在高风险区的山区路段,需要加强边坡防护、设置泥石流拦截设施;在低风险区,可以采取常规的监测和维护措施。

相关内容
暂无数据